Menu
从联合创始人“离去”到IPO闯关,影石创新故事如何续写?

作者:一搜财经
时间:2025-03-11 16:03:29
浏览:1948           分享至:



111.png

2025年2月27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同意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石创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影石创新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以全景技术为基点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发展形成了由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 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影石创新品牌“Insta360 影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销往全球各地。线上主要通过公司官方商城、亚马逊、天猫、京东等渠道进行销售;线下则通过遍布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包括 Apple Store 零售店、佳能金牌店、Best Buy、B&H、顺电、JB Hi-Fi、Media Markt、Sam's Club、Costco、Argos 等知名渠道进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70%以上来自境外销售,主要系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影石创新本次IPO拟募资4.63亿元,其中1.95亿元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68亿元用于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影石创新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93,390.55万元、159,625.70万元、290,337.71万元和184,192.4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1.17%、79.43%、80.83%和76.52%。 然而,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波谲云诡,美国自2025年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这无疑直接增加了影石创新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倘若未来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影石创新极有可能面临更高的关税壁垒或出口限制,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专利侵权案或为上市路上绊脚石

在影石创新的上市进程中,专利侵权案件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4年3月29日,美国GoPro,Inc.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特定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Certain Cameras, Camera Systems, and Accessories Used Therewith)侵犯其专利权,请求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国、美国共2家企业涉案。

GoPro目前提到的具体侵权产品包括影石创新的“ONE X”, “ONE R”, “ONE R1-inch”, “ONR X2”, “ONE RS”, “ONE RS 1-inch 360”,“X3”,“GO3”,“Ace”和“ACE Pro”(后续仍可追加),并向法官提交了这些产品进口美国的证据和侵权对比证据。以上产品清单几乎包含了影石创新在售的所有消费级产品。

GoPro公司发起的337调查也称为“不公平进口”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根据美国《1930 年关税法》及相关修正案。337调查的对象为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目的为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

若影石创新败诉,相关产品将被永久禁止在美国销售,还可能需承担高达数亿美元的经济赔偿,全球市场对影石创新品牌的信任度也将遭受重创 

高管兼职未披露,营收高速增长存疑

在公司信息披露层面,影石创新也暴露出问题。招股书显示,童晨是影石创新的董事之一,任职期限为2020年1月-2026年1月,招股书披露童晨在国内兼职的企业仅为北京联盛众赢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白鹭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站酷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速时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湘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一船小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计7家公司兼任董事一职。

222.png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影石创新董事童晨同时还在独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一职。

333.png

这一情况影石创新并未在招股书中予以披露,这或许反映出影石创新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重大遗漏 

从财务数据看,影石创新近年来营业收入增长迅猛,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13.28亿元、20.41亿元、36.36亿元和24.2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5.46%。

2020年全球户外运动相机市场整体受疫情影响下滑,而影石创新却逆势增长43.08%,与行业龙头GoPro的营收下滑25.36%形成鲜明对比。

报告期内,影石创新毛利率分别为50.41%、51.49%、55.95%和 53.44%,长期维持在50%左右,远高于行业龙头GoPro的30%-35%。

影石创新的研发投入仅为GoPro的零头,却能在毛利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上大幅领先,其中是否可能存在一些猫腻呢?其营收高速增长以及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难免引人质疑 。

劳务派遣存在重大隐患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影石创新同样存在潜在风险。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影石创新及境内子公司劳务派遣103人,影石创新及境内子公司的员工总数1,809人,劳务派遣人员占比5.69%;劳务外包349人,劳务外包人员占比19.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于2014年1月24日发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2014年3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规范性要求:(1)用人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以下简称“三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员工;(2)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3)劳务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等。

影石创新是否存在以劳务外包形式规避劳务派遣员工超比例被行政处罚的风险,值得深入探究。

此外,招股书披露,影石创新与中山市中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深圳人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深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上述主体均具有劳务派遣相关资质。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深圳人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限期为2022年2月9日-2025年2月8日。也就是说,在2025年2月份深圳人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已过期。

444.png

联合创始人“消失”并藕断丝连

影石创新的联合创始人陈金尧的相关情况也颇为蹊跷。在影石创新的前身岚锋创视创立时,有三位联合创始人——刘靖康、陈金尧和陈永强。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发布时,三位联合创始人均在榜单中。

而在影石创新2018年以及之前的宣传中,陈金尧也多次以Insta360联合创始人兼CMO的职位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陈金尧的名字在影石创新鲜有出现。影石创新的招股书对陈金尧也是只字未提。

中国江苏网消息显示,2021年7月,陈金尧在扬州成立了影智科技,并联合扬州公安共同组建实验室。以全景镜头软硬件为基础,紧密围绕全景视频拼接技术,实时防抖技术,打造全景AI智能算法、人脸识别系统等,提供全景信息采集硬件(如全景音视频采集仪、全景监控等)、AI+人脸识别技术、无限防抖算法等综合服务和集成平台载体。

天眼查信息显示,影智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陈金尧,南京影智科技有限公司也持有影智科技30%股权,但根据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似乎与影石创新无关,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均为陈金尧个人,持股比例高达80%。

我们《一搜财经》研究后发现,2021年11月4日有一款专利号为CN202111302503.0的发明专利,专利发明人为程四海,专利权人为影石创新与影智科技共同所有。

555.png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影石创新与影智科技及陈金尧之间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实质性关联关系 

产品质量问题多次被消费者投资

此外,影石创新的产品质量也饱受消费者诟病。网上到多篇关于影石创新产品的各种质量投诉问题,部分如下:

666.png
777.png
888.png

除此之外,其他投诉显示,镜头模糊与细节不足:用户指出在8K模式下,相机对焦能力不足,导致前景物体模糊、背景过度锐化,画面呈现“人工感”;4K模式下细节表现仍逊于竞品(如GoPro、DJI),尤其在拍摄纹理细腻的物体时清晰度不足。

暗部细节丢失:传感器在低光环境下对暗部细节捕捉能力较弱,暗处易出现“一片黑”现象,影响后期调整空间

官方宣称1080p模式续航180分钟,但实际4K 30fps拍摄仅1小时15分钟左右,明显落后于GoPro Hero 13(1小时50分钟)和DJI Osmo Action 5 Pro(超2小时30分钟)

核心竞品GoPro已通过337调查对影石创新施压,若硬件问题持续,也许会加速用户转向竞品,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然而质量问题还会引发客户流失,导致市场份额被理光、GoPro等对手蚕食。

实控人上市前套现数千万元

根据股东信息,北京岚锋为影石创新的控股股东,也是影石创新的创始团队持股平台。目前,北京岚锋由刘靖康、刘亮、陈永强等人持股,大多数人是影石创新的董事,其中影石创新实际控制人刘靖康持股比例高达79.57%。

2018年10月,北京岚锋通过对外转让股权获得收益950万元,到了2019年4月,北京岚锋再次对外转让股权获得收益668万元,合计1618万元。

此外,2019年10月,影石创新的员工持股平台岚烽管理以2950.1036万元的对价向领誉基石、知盛投资转让影石创新的部分股权,仅通过岚烽管理转让股权,刘靖康就获得了税后收益2360.08万元。

还未上市就公开大额套现,影石创新实际控制人刘靖康似乎对公司长期价值缺乏信心。

综上所述,影石创新在成功获得 IPO 注册申请同意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贸易形势、专利诉讼、信息披露、财务数据合理性、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以及股权变动等多方面的挑战与隐忧。未来,影石创新能否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在资本市场稳健前行,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三方机构公开信息、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一搜财经》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内容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搜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小编。





文章出处:一搜财经

电话咨询
137-7181-5697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TOP